乐知新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的变化及技术热点

时间:2022-02-11 16:49:06  来源:乐知草堂公众号  作者:乐知新创

作者 张立新 翁秀莲

摘自《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2021)》

执笔单位:乐知新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素材提供单位:
山东优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新基建”背景下,人工智能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 推动人工智能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由此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尤其是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更加速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融合的进程。

1.人工智能的行业分类

综合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应用情况,我们将人工智能行业划分为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农业以及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媒体、智能防疫应用等十六个一级行业分支,以及每个行业分支衍生的二级行业分支,图1示出了一级行业分支和二级行业分支的简图。

该分支简图是基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报告中的行业分类图来进行修改的。相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2021年的报告中,人工智能行业分类的变化在于:新增了智能媒体这个全新的领域;将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建进行了分离界定,分别覆盖不同的领域;另外,鉴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上的广泛应用,智能防疫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因此将智能防疫独立出来。详情如下:

图片1.png 

图1人工智能的行业分类示意图

【智能媒体】

智能媒体是指在数字多媒体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从而实现用户对于媒体信息的高效和智能获取。随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走向深化,传媒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智能媒体生态中,新型主流媒体和头部互联网商业平台是最重要的两股力量。疫情时期,智能媒体快速发展,领先的智能媒体开始向其它垂直行业渗透拓展。

【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及安全、舒适、便利的环境服务,适合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特点的现代化建筑。智慧建筑主要是针对建筑行业、基建建设等方面,其前身为智慧工地、BIM管理、劳务实名制管理等功能。

【智慧城建】

智慧城建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在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中形成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新模式,基于技术支撑而进行相应的体制、结构或者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智能防疫应用】

智能防疫应用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如利用无人机配送防疫物资、无人机巡检广播、智能机器人进行药品物资配送和环境卫生清洁、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进行居民健康情况调查、公共场所利用AI智能测温、AI医疗机器人进行辅助诊疗等。总体来说,智能防疫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智能信息采集系统、防疫机器人、防疫数字平台。

全球疫情爆发加速人工智能对各行业的渗透,大量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对各行业“赋能”作用凸显,尤其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赢得防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智能防疫应用是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应用的重要研发方向,其中,智能防疫机器人的应用广泛,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智能防疫机器人作为新基建的新载体,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高科技核心技术,通过“无接触服务”,能够代替人类工作,如远程医疗机器人、送货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和巡逻无人机都为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了辅助作用,减少了人员近距接触带来的感染风险,保护了人们的安全,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智能防疫机器人在安全性、稳定性及效率上均具备绝对优势,能够补强疫情管控的技术短板,在医院、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和城市管理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人工智能的产品分类

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人工智能的产品分类也不断丰富。根据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产品形态、功能、场景角度,将人工智能产品划分为智能安防设备、智能终端、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家电、智能医疗设备、AI 芯片、智能媒体管理平台、智能防疫平台等十五个产品类别。下图2中示出AI产品分类简图。

 图片2.png

图2人工智能的产品分类示意图

 

相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报告,2021年人工智能产品分类新增智能媒体管理平台和智能防疫平台。

【智能媒体管理平台】

随着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2020年全球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格局加速演变,多数传媒机构已启动了智能媒体项目,催化了“智媒+行业”发展,推动文旅、会展、政务等成为智媒赋能垂直行业、拓展传媒生态版图的试验田。

新媒体产生的前提和传播内容、方式的革新是基于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所以媒体融合也必须紧紧抓住技术和平台这个关键,在这样的前提下,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生产和组织管理。通过技术手段,智能媒体管理平台可以对汇聚于平台的初生舆情进行挖掘整合,对舆情走向的整体掌握和基本判断,也可以进行精准研判,从而形成主流的舆论并通过平台传播。

【智能防疫平台】

智能防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和辖区居民的虚拟通道,使基层防疫工作常态化、连续化,从疫情发展趋势、疫情新增趋势、网格数据填报采集数量、排摸渠道统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展示,有效支撑疫情防疫“防控治管”新机制,全面提升区域疫情防控效率、基层综合抗冠防治能力及居民自我防疫意识。

3. 人工智能的其他技术热点

除此之外,近年来,人工智能也新发展出来一些其他的热点技术和相关衍生产品,值得引起关注,例如智慧土地、指静脉识别等。

【智慧土地】

智慧土地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整合、分析土地资源状态、演变过程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人地关系,并据此对土地系统运行状态和过程作出迅速、灵活、准确的预警、调控和决策反应,融合“人本”与“技术”智慧以实现土地资源治理能力提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土地资源系统。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承载着近20%的人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长期面临高强度、高风险利用,为了保障粮食安全、耕地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人民健康,需要构建高效、协调和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此,需要精准化、动态监管每一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着挑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建设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在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不需要通视,有效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工作中点位选取不利等诸多弊端。

基于北斗的智能土地及环境在线监察技术和产品是以通信铁塔、光纤传输为依托,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结合多源数据,为土地、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多源数据处理、智能化的土地和环境在线监察的功能。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在土地监测中,会使监测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克服传统监测方法的种种弊端,适应各种复杂的变更情况,真正地实现了动态监测的实时性、数值化,确保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时效性。

【指静脉识别】

指静脉识别技术相关产品是通过指静脉采集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依据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与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特征值模板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个人身份鉴定的精准活体识别技术产品。指静脉图像的获取原理是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手指静脉血管时,血液中的活体红血球蛋白吸收近红外光后形成手指静脉暗影图像,用CCD专用摄像头采集获得,可以确保拍摄到高对比度的手指静脉影像,而不受皮肤表面的褶皱、纹理、粗糙度、干湿度等任何缺陷和瑕疵的影响。指静脉隐蔽于人的手指中,一般在6岁以后基本成型,终身不变,两个人静脉结构相同的概率是34亿分之一,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指静脉识别技术具有不变性、唯一性、不被遗忘、不易被盗的特点,成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生物活体识别技术。

当前指静脉识别技术相关产品已经被应用在安防、金融、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社保医疗、高考教育、政府机构等多个领域。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融合应用的技术不断成熟,站在人工智能前沿的指静脉识别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将为各行业提供更安全、更便利的服务,助力社会的数字化发展。


扫一扫

版权©2024乐知新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京ICP备17073297号-1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