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乐知新创(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联想集团投资企业,是一家业务涵盖咨询、代理、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创新服务集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核心团队专业化、国际化行业经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率与品质,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合作伙伴赢得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先机。
以下数据均来自《小米集团IPO招股说明书(繁体)》和《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意从小米公开的两份文档中提炼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数据和内容,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注:以下数据均来自《小米集团IPO招股说明书(繁体)》和《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意从小米公开的两份文档中提炼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数据和内容,供同仁们参考。
小米知识产权资产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拥有国内(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600多项(包括小米集团和旗下生态链公司),正在受理中的专利申请有10900项(同样是中国大陆)。其他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授权专利有3500多项,正在受理中的专利申请有5800多项。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在国内(中国国家版权局)注册有140项软件著作权和大约150项其他版权,均为自创版权。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在国内(中国商标局,现以并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注册约1600个不同类别的商标。此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约有3700个注册商标。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拥有超过500个注册域名,包括逛网的域名,并定期为域名续费。
以下为知识产权资产的部分示意图:
专利许可费和专利申请开支
作者整理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分析几点:
1. 小米每年的专利申请开支:2015年是7790万人民币,而2016年高达1.7亿人民币,2017年略有减少但仍然高达1.39亿,可见小米近几年来不遗余力的通过申请来壮大自己的专利实力。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小米的专利申请开支占到研发费用的近10%(8.11%),这是个十分吓人的比例。
2.专利许可费支出:2015年-2017年三年共支出69.7亿人民币,这三年的研发费用一共78.2亿人民币。所以,如果有人标题党的说“小米交的专利许可费比研发费都要高”,你可千万别信,还是要少一些的。当然,2017年要高一些(许可费34.5亿,研发费用才31亿),这是因为在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之间,小米连续和微软、Via Licensing以及诺基亚签了专利许可协议(我们后面会提到)。
3. 专利许可费支出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要注意,海外IP媒体IAM的一篇文章中,用智能手机营收来计算许可费占比(4.2%),这是不太准确的,毕竟小米的(被许可)产品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有例如智能电视等IoT产品。如果算上总的营业收入,2015年-2017年这三年,专利许可费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44%、2.77%和3.01%。相比之下,研发费用的比例虽然逐年提高,但是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仅徘徊在2%-3%左右。
专利收购
小米为了扩充自己的专利实力,不仅花大价钱申请专利,近几年也频繁的收购专利,收购的对象包括博通、Intel、微软、诺基亚、华为、中兴、富士康等。小米到底花了多少钱在收购专利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以下的披露可以看出,仅2016年一年,小米就在专利收购上支出了2亿人民币。
重大诉讼或者仲裁
小米在招股书中公开的重大诉讼或仲裁均和知识产权相关,包括三起专利侵权纠纷和一起商标侵权纠纷。如下图所示:
有几点挺有意思:
1. 前一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小米和爱立信已经在印度和解”显然是个假新闻,从上图可以看出,爱立信和小米的印度官司仍在继续,快四年了一审还没结束。
2. 宇龙前段时间口口声声说“我们考虑要在印度起诉小米”,不过应该还在“考虑”中。
3. 小米和KPN在中国的专利侵权诉讼也不在表中,可能双方已然和解,也可能小米认为这个案子还不够“重大”。
专利许可
2016年9月,小米和高通订立中国专利许可协议;2007年11月和2018年4月两次对高通的许可协议进行更新,新的协议将包括中国境外的许可。
2016年5月,小米和微软订立专利许可协议(当时新闻称是“交叉许可”),并有多项其他合作(微软还转让给小米1500多项专利)。
2016年12月,小米和ViaLicensing Corporation订立专利许可协议,获得AAC专利池的专利许可。
2017年6月,小米和诺基亚订立移动网络标准必要专利的交叉许可协议,并收购诺基亚若干专利资产。